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卖茶翁茶器图
“卖茶翁”者,日本江户时代煎茶道中兴之祖高游外的别号。煎茶道肇始于陆羽《茶经》,南宋时,日本荣西禅师把茶种、茶艺从中国带回日本,煎茶开始在日本流行。此本《卖茶翁茶器图》本文提供两个版本下载,一个是19世纪中期的版本,一个可能是19世纪晚期的版本(链接参见正文)。
荣西并以陆羽《茶经》为底本,写了一部《吃茶养生记》,其中大部分内容原样来自《茶经》。此后江户时代初期千利休创立“抹茶道”,而煎茶道一时偃息。至江户时代中期,黄檗宗万福寺的禅师高游外重新确立煎茶的法与道,并受到当时文人的追捧,遂呈中兴之势。煎茶道也被称为“文人茶”。
卖茶翁生于德川幕府的1675年,出生地在佐贺县,父亲是医生,11岁出家龙津寺,法号月海元昭,14岁随师父化霖禅师去长崎唐三寺,拜访过中国僧人,吃到了武夷茶。15岁徒步千里,到万福寺参加了黄檗禅文化活动。22岁开始只身云游,遍访高人。29岁已具有自由通达的诗文才智,仰慕唐人的煎茶三昧之风流生活。
过了整整50年的禅僧生活,卖茶翁十分厌倦当时僧侣社会的腐败,念念不忘重振宗风,曾作诗曰:“将为传宗振祖风,却堪做个卖茶翁。都来荣辱亦何管,收拾茶钱赈我穷。”61岁时,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“通仙亭”的小茶店,燃起茶炉,摆上钱筒卖起茶来,他在酒旗上写道:
“百两不嫌多, 半文不嫌少,白喝也可以, 只是不倒找。”
这时,他的思想已经转向“非僧非道又非儒”,神仙的色彩十分浓重,他把茶汤叫做“仙液”;茶客称为“仙客”;卖茶的担子则成了“仙窠”。其诗曰:“白云为盖设茶筵,千岁风光异玉川。我有通天那一路,何须六碗达神仙。”这位卖茶老头虽然黑面白须,还是个秃头,却不受身外之累,煞是自得其乐,自赞道:
老来安分,为卖茶翁。乞钱博饭,乐在其中。煮通天涧,鬻渡月花。
74岁时,卖茶翁写下唯一的传世之书《梅山种茶谱略》,描述了茶传入日本的简史,介绍了神农、陆羽、卢仝等茶祖的事迹,从种茶、制茶、赏茶一直说到茶思想,他说:“智水满于内,德泽溢于外之余,始及于风雅茶事。”这种思想在下面这首诗中,表达的极为充分:
酒偏养气功如勇,
茶只清心德似仁。
纵使勇功施四海,
争如仁德保黎民。
到了晚年,卖茶翁门前宾客盈门,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。81岁时的9月4日,他选择四件紫砂茶具送给好友,将其他全部所有,一把火烧个精光,使之化为灰烬,归还给了大地。89岁的时候,卖茶翁坐化而去。但他那首《仙窠烧却语》却像一把火炬,从此照亮了日本茶道的黑暗天空:
从来孤贫无锥地,
汝佐辅吾曾有年,
或伴春山秋水,
或鬻松下竹阴,
以故饭钱不缺,
保得八十余岁。
今已老迈无用汝,
北斗藏身终天年。
其后或辱世俗手,
于汝恐有留遗恨。
是以赏汝火三昧,
直下火焰转身去。
劫火洞然毫未尽,
青山依旧白云中。
-完-
此书据跋去,乃编者与其先君先后所模写卖茶翁茶具计三十三件,都彩绘木刻,非常精细。
引用来源:日本有位卖茶翁
本书包含两个时期的版本:
19世纪晚期的版本
此版本多一幅漆山天童模写伊藤若冲描绘的卖茶翁像,其它茶具相同,部分页面顺序有变化。
卖茶翁茶器图.木村孔阳编.漆山天童藏
文件格式:PDF高清
文件大小:14M
下载链接
19世纪中期的版本
书名:卖茶翁茶器图.木孔陽編
文件格式:PDF高清
文件大小:6.1M 【下载地址】
|
柯兰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