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三传是代表事情的先后顺序
昴星中末传为什么刚日先辰后日?
难道昴星认为阳日辰上神先到的所以是中传,日上神后到所以是末传?
昴星为啥和别人不一样?其他的无克课都是阳日先论干,阴日先论支~~~也就是它们认为阳日干上神比辰上神先到,所以为中传,阴日辰上神比日上神先到,所以阴日为中传
同时按这个逻辑那阴日第一课岂不是辰上神啦~~
阴日第一课如果是辰上神那遥克是不是也要按这逻辑,阳日看神日之间的遥克,阴日看神支之间的遥克才合理???
1.昴星为什么中末传先后和别人原则不一样?
2.阴日第一课是辰上么?是的话遥克需不需要更改?
3.不是的话~那阴日中传取辰上,末传取日上,认为整个事情的中间是辰上,末尾是日上,也就是认为辰上的作用要先到来~不是第一课却能先到来这是啥原理?阴日辰上的力量大所以先来了?也不那么合理呀,你想想,阴日起四课,你刚写完日上神,辰上神说不好意思我已经先到了~可是你还没写呢~那辰上还算第三课么?说是第三课可这实质都已经第一课了
所以我这怎么觉得九宗门这么乱呢,貌似不是同一时期创作出来的,我甚至怀疑最早期六壬没有三传只有四课,后人加了三传,开始可能就三、四宗门,后人又给完善成六、七宗门,在后来才是现在的九宗门~~为啥这么说呢除了上述的逻辑问题外,也发现了一些比较古的六壬九宗里是没有别责法,也没有井栏射法,
我觉得昴星课用酉,不能从酉去考虑,要从昴星去考虑,早期六壬是论二十八星宿和三十六禽星的,昴星的特殊性才觉得用昴星,而只是昴星恰好在酉宫而已
这个九宗门的取课原理古人没有一个解释的,要么强行解释要么不解释 《金匮玉衡经》没有别责和反吟法,《太白阴经》没有别责和反吟井栏射,无克直接阳日用日上为用,阴日用辰上为用 之所以弄个井栏射我觉得是因为有几个课即是反吟也是八专,不用井栏射最后会起出两种三传
搞个井栏射法就没有这种矛盾了~ 甚至别责也牵强,看似九宗门完善了,但是逻辑上很多问题都没处理好,这两本书应该是现有资料里最早的资料了,汉朝的书咱们根本没有,唐朝的其实就《太白阴经第十卷》《心镜》都不一定算,后人更改过心镜
所以我觉得这三传还真不见得是硬局,只要找到最好的角度和矛盾点就可以发三传,甚至可以随意发,只要知道自己找的角度是怎么看的就行~~古人有用次客法的也不是没道理
我一直觉得起课就是断课,根本不用学啥断课,起课通了断课也就通了,在看看断案基本也就捋顺了,起课不通,看断法如枯木无根,然而这些起课内容是最难搞得 月将,九课,贵人,全是问题
俯仰视这么理解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是不太理解为什么阳日先用辰呢???你看后面的课都是阳日先用日,阴日先用辰,虽说八专课说是都用日上,那是因为八专日辰上是一样的,都用日上其实也是阳先用日上,阴先用辰上,就这昴星不一样
我是真心看不了断课把阴阳五行等等分析的天花乱坠的断法,首先不说对错,这种方法还想袖占一课?
八专,伏吟,反吟的无克 阳日也没克按此理阳日不足当阴先动,怎么中传先取的日上呢?如果说反吟算有气势不能说是不足,那伏吟和八专呢?昴星无克静悄悄伏吟无克更静,昴星无克,阳日便是阳日不足,伏吟呢怎么不这么取,别责有阴阳不备,按此当阳不备课用辰上做中传,阴不备日上做中啊
拿别责来说,别责并非阴阳不分,是阴阳不备,如果不分也不必强调备不备了~~ 还是那句话阳不备课阳不足怎么不按您说的昴星的原则先辰后日呢
你没明白我说的吧 所有无克课中传都阳日取日上,昴星为什么取辰上~这是两个以上不?是所有无克课了 关于日上第一课的问题请看不备课的说法~~阴阳不备课很多古籍都在讲,阴日辰上第一课 先来的不算第一?你如果强行命名非说叫第三也是可以的,但断课时不还是先看人家嘛~~
《六壬大全》《课经》里芜淫课“邵先生曰:课得不备,刚日从日上起第一课,柔日从辰上起第一课” 不论细则,其他课都是阳日先主阳,阴日先主阴,八专是因为日辰一样所以如此,别责早期本来是不存在的方法其讨论价值不高是后人补充的 伏吟是取刑,但是初传自刑呢?不还是阳日阳么?
反吟无克法也是后世法~早期九宗门没有井栏射格,况且井栏射也是按这个选择取的,因为均是阴日,中传都取的辰上
而且最早期的反吟无克法是不用井栏射的,直接阳日取日上,阴日取辰上~后来为了和八专统一才有了井栏射格的,你不觉得取井栏射或者说马星很牵强么?井栏射也算通道?自古没这个通道,如果说马星~取个神煞做发用未免儿戏吧
请大家多发表发表意见,学习一下,帮忙解惑谢谢
|
|
版奚彪